好的,我帮你改写一下这篇文章,保持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十大元帅都是什么学历?谁的学历最高?谁的学历最低?
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五位曾经留学海外,是地道的“海归”,而其中也有一位元帅只读过五年书。
这位学历最少的元帅究竟是谁?十大元帅的整体文化水平到底如何?
关注我,一起揭开开国元帅们的学历真相。
---
一 海归元帅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的这十位将领,个个战功卓著,建国后被分配到不同重要岗位。
有人曾疑惑,这些元帅的学历究竟怎样?毕竟像朱德这样出生于清朝末年,那个年代教育资源匮乏,再加上经历过战乱和抗战,根本没多少时间系统学习。
展开剩余90%学历不高的他们,又是如何胜任国家领导和军队要职的呢?他们的文化程度究竟如何?
先说最资深的朱德元帅。
朱德生于1886年光绪年间,家在四川仪陇,出身贫苦佃农家庭。这样的背景注定了他没多少机会读书。可是,鲜为人知的是,朱德实际上是十大元帅中为数不多曾“喝过洋墨水”的人之一。
尽管出生在传统保守的清朝,他思想进步,渴望学习。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时,朱德抱着满腔热忱,从四川跋涉数千里,跋山涉水花了70多天,终于到达昆明参加考试。可惜考场上他遭遇了“本省学生优先”的政策,被拒之门外。
机缘巧合下,讲武堂补招时,朱德改籍贯才得以入学。191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即参加重九起义,正式踏上革命征途。
在云南十年里,他逐步升至陆军宪兵司令官,但随着职位提升,朱德越发感到迷茫,对未来充满疑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朱德希望加入,却被陈独秀以“旧军队出身”为由拒绝。
朱德毅然放弃司令官职位,远赴德国留学,投身进步思想研究。
他在德国哥根廷大学专攻哲学,同时潜心研读军事理论,因参与革命活动多次被德国警察逮捕,但他的革命热情不减。
1926年,他又赴苏联继续深造,北伐战争爆发后回国,开启了光辉的军事生涯。1955年,朱德被授予元帅军衔,编号004,成为十大元帅中年纪最长、文化程度较高的代表。
再来看聂荣臻元帅。
聂帅学历颇高,身为“海归”,他从7岁起进入私塾,1917年进入中学,1919年远赴法国深造。1922年又到比利时学习,两年后抵达莫斯科,在共产主义大学深造理论知识,后在红军学校中国班系统学习军事理论。
1925年国家危难时刻,聂帅毅然回国,先后任职于黄埔军校政治部,与周恩来同期工作。
由此可见,他文化底蕴深厚,建国后被安排国防科技和中科院院长等重职,是当之无愧的知识分子代表。
除了朱德和聂荣臻,还有三位元帅也曾留学海外。其他几位学历又如何?
---
二 “菜刀元帅”
朱德、聂荣臻学历较高,那么十大元帅里学历最低的,可能就是贺龙元帅了。
贺龙只读过五年私塾,因家境贫寒早早辍学回家帮农活。
他出生于湖南贫苦农民家庭,家中无力继续供他读书,但这并未阻挡贺龙的革命脚步。
1916年,贺龙举着两把菜刀便开始革命,凭着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带领贫苦农民组建队伍。到1927年,他的部队成为南昌起义的主力之一。
甚至蒋介石都对他刮目相看,多次高薪挖他入伍,但贺龙只专注革命,功名利禄从不放在心上。
虽学历不高,贺龙一直坚持学习,战争年代更是不断充实自己。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只读过五年书的元帅,竟能书写一手潇洒流畅的毛笔字。
建国后,贺龙被任命为副总理,毫无争议地赢得了大家尊敬。
接下来介绍两位特殊的黄埔军校毕业元帅。
第一位是徐向前,1901年生于山西五台,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1919年他进入师范速成班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
动荡时代,教书不能满足他的抱负,1924年他考入黄埔军校一期,是蒋介石眼中的“腼腆书生”,一度不被看好。
1927年徐帅入党,后来多次与蒋介石交锋,令敌军吃尽苦头,印证了蒋介石的识人失误。
1955年,徐向前授予元帅军衔,长期担任总参谋职务。
第二位是年纪最小的林彪。
林帅9岁入私塾,15岁进入中学,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
短时间内屡建战功,文化程度也不低,1955年授衔时不足50岁,稳居十大元帅第三位。
再说罗荣桓元帅。
罗帅未曾读正规军校,但文化水平颇高,1919年起就读青岛大学,1926年毕业后投身农民协会革命。
1927年他在中山大学期间加入共产党,是党内资深猛将。
建国后担任军委副主席。
那么谁的学历最高?其他元帅学历又如何?
---
三 彭大将军
说到理论知识最扎实、学历最高,非刘伯承元帅莫属。
刘帅生于1897年,5岁读私塾,12岁接受新式教育,20岁进入将校学堂,开始系统学习古今军事理论。
毕业后被分配到川军,入党后投身革命。
1927年南昌起义后,他觉得理论知识不足,赴苏联深造,先后进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院、伏龙芝军事学院。
初到苏联不懂俄语,他刻苦钻研,半年内就能熟读俄文兵书。
1930年学成归国,成为元帅中理论最深厚、军事才能最卓越的人。
建国后担任中国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与刘伯承相似,陈毅元帅也是高材生。
1916年从工业学校毕业,后来赴法国中法大学深造。
该校文理分科明确,医学院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文史法学院是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数理化专业演变成北京理工大学。
陈毅毕业于这样高水平的学府,文化素养自然不低。
当年元帅名单公布时,蒋介石曾感叹,只认陈毅一位元帅。
建国后,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任重道远。
还有叶剑英元帅,也是一位留学海外的海归。
叶帅和朱德一样,曾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后来转入黄埔军校,成为名声显赫的教官。
革命期间,他赴苏联共产党劳动大学深造三年,直到1930年回国。
建国后担任国防部长,毛主席亲批,显示其深厚知识储备和能力。
最后说说彭德怀元帅。
有人以为彭老总家境贫寒,学历低,但他只读了两年私塾后,就做起了煤矿工人。
然而,他并未停止学习。1922年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招生,彭德怀远赴考取,毕业后当营长。
1928年入党,先后担任红二军团团长、八路军前敌总指挥、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授衔,后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十大元帅中,五位海归分别是朱德、陈毅、聂荣臻、叶剑英和刘伯承,他们不远万里求学,只为国效力。
两位黄埔军校出身,分别是徐向前和林彪。
理论最扎实的是刘伯承,读书最少的是贺龙。
虽然学历各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卓越的军事家和国家栋梁。
贺龙学历虽低,却能指挥乌蒙山回旋战,媲美“四渡赤水”,连毛主席也赞不绝口。
总之,十大元帅各具特色,但他们共同拥有一颗坚定的报国之心。
---
你觉得这样改写如何?如果需要,我可以再调整细节或者补充说明。
发布于:天津市东南配资-在线配资门户-在线配资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