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22日,越南同登镇通往谅山市的1号公路上,战争的残酷景象随处可见。路边残垣断壁布满弹孔,随手抓起一把泥土,里面散落着密密麻麻的炮弹碎片。水沟、灌木丛和弹坑中满是越军的尸体,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和令人作呕的腐臭味。初次踏入战场的解放军战士们面对这般惨烈场面,无不为之震惊。
那些倒在此地的越军士兵,死得罪有应得。如果不是越军多次主动挑衅中国军民武装,情况绝不会如此惨烈。据粗略统计,沿着这条路约有1000名隶属越军第3师步兵第2团和炮兵第68团以及其配属部队的士兵战死。许多尸体被炮火摧残得支离破碎,难以辨认其身份和阵亡细节。
对于这些阵亡的越军士兵来说,死去便是终结,但对于那些在这片枪林弹雨中幸存的士兵而言,这次经历是他们历次战争中遭遇过最恐怖的炮火。解放军第163师以猛烈的炮击打击了越军的士气,使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炮火恐惧症。
边贵祥大炮当枪使
展开剩余84%距离同登镇街区东南约4000米处,有一个名叫探垄的小村庄。村庄北侧几百米外,是一条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约300米长、40米宽、高差约100米的小山脉。山顶位置关键,能掌控同登通往谅山市和太原省的公路与铁路,也能俯瞰整个同登镇区。这块地是战略要地,同时也是越军第3步兵师炮兵第68团的团部驻地,山顶还设有一个炮兵观察哨。
2月17日,随着大规模攻势的启动,解放军163师师长边贵祥下令副师长李万余率领488团第3营突破越军339高地和鬼屯炮台的火力封锁,直接进攻探垄村北侧的无名高地。由于沿途越军据点未完全清除,3营只能轻装快速穿插,火力有限,面对越军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形势十分严峻。为此,163师指挥部调动位于凭祥金鸡山阵地的榴弹炮营和火箭炮营为前线提供强大火力支援。3营可通过电台精准报点,确保炮火随时覆盖敌方阵地。
2月17日上午11点左右,488团第3营的7连抵达探垄村高地东北侧,8连进入高地北侧,9连逼近高地东南突出部。此时,越军第3师炮兵第68团军官依旧在观察哨上,完全没察觉解放军已逼近。突然,3营干部果断呼叫后方火箭炮营发起密集炮火覆盖,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越军军官们猝不及防,数十人瞬间死伤,阵地顿时陷入混乱。
不到五分钟,越军的迫击炮被摧毁,铁丝网和地雷障碍被破坏,机枪火力点被攻破,炮兵团团部因伤亡惨重,陷入瘫痪,无法组织有效反击。幸存的越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解放军步兵缓缓逼近高地阵地。11点10分,488团第3营的三个步兵连发起冲锋,迅速占领探垄村高地。越军残部见势不妙,纷纷逃往附近的417高地。
11点30分,驻守417高地的越军第3师第2团派出一个加强排在炮火掩护下反扑探垄村高地。此次反攻由炮兵68团的军官带队,面对炮兵团指挥部被毁和阵地失守的耻辱,他们奋不顾身发起冲锋。尽管人数不多,但越军士气高涨,冲锋队伍一字排开,甚至无视脚下自埋的反步兵地雷。
488团第3营战士们见敌寡不敌众,未呼叫炮火支援,而是集中机枪火力和手榴弹抵挡冲击。不到20分钟,击毙伤敌十余人,剩余敌军被迫撤回417高地。
守株待兔
击退第一次越军冲锋后,163师副师长李万余迅速在探垄村北侧高地部署炮兵侦察小分队,开始对斜对面那派山友邻阵地进行勘测。仅留下488团3营7连在探垄村高地执行警戒任务,8连和9连继续攻占村庄居民区。
此时,探垄村西北方向同登镇的敌情仍未解决,但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和那派山高地已成为解放军控制的两个重要据点。这里不仅能威胁同登镇区敌军,还能牢牢掌控通往谅山市和太原省的关键交通线。
越军不甘心失地,未及步兵准备充分,便持续呼叫南侧417高地、郭注山、扣马山和北侧339高地火炮轰炸探垄村高地,导致3营7连伤亡较大。为确保主力攻克同登,战士们虽轻伤却坚持坚守阵地,时刻监视敌情。
当晚8点左右,前沿侦察哨发现数十辆越军卡车从谅山市方向驶来,先头车辆已进入波孟地区。边贵祥立即下令加农炮营、榴炮营、火箭炮营和高炮营集中火力轰击公路巴罗至波包段,成功击毁多辆运兵车辆,毙伤上百越军士兵。其余越军纷纷钻入公路两侧密林躲避猛烈炮火。战斗序幕刚刚拉开。
2月18日清晨,越军第2步兵团通过分散集结的“蚂蚁不搬家”战术,避免被解放军炮火袭击,分别部署于611高地、417高地、巴罗和郭注地区。6点10分,驻守郭注山和417高地的越军炮兵集中使用迫击炮、榴弹炮和无后坐力炮对探垄村北侧无名高地进行轰炸。随后,从巴罗地区派出一个连向解放军第3营7连阵地发起偷袭。
6点40分,越军分三路向3营7连展开猛烈反击。解放军营内的迫击炮连迅速开火支援,2营5连也用机枪火力配合。然而,解放军自动步枪数量不足,难以有效阻止越军的近距离冲锋。
战斗激烈升级,越军一个班突破3营7连阵地与解放军展开肉搏。为防误伤,双方靠得极近。经过紧张激战,7名越军被击毙,越军其余兵力溃退,阵前留下40余具尸体。
2月18日整日,越军对探垄村高地发动了9次连排规模冲锋,但均被顽强防守的解放军击退。当天,3营7连及配属部队共毙伤越军约500人,阵前尸体超过145具。
越军不断加大投入,明知55军枪炮火力网密布,阵地工事坚固,却仍拼死反扑,甚至动用营连规模兵力试图夺回高地。
越军对火炮产生阴影
此前,越军自认为战斗力胜过解放军,未曾重视对方炮火威力。但在多次攻坚中,越军第3师步兵第2团和炮兵第68团的士兵亲身体验到,解放军炮火精准且猛烈,令其原有针对美军的战术难以奏效。越军步兵每次冲锋,伤亡都极为惨重,幸存者被解放军轻武器阻击,反复冲锋只换来更大伤亡。
越军控制的417高地和郭注山高地上堆满伤兵和阵亡者尸体,哀嚎声不绝于耳,越军士兵的求生欲望愈加强烈,这样的惨状是他们此前未曾经历过的。目睹战友惨死,越军潜意识中已深刻感受到下次冲锋的凶险,明白自己很可能重蹈覆辙。
随着时间推移,越军对解放军炮火的恐惧日益加剧。
2月19日,越军再次发动多次连级冲锋,然而攻势远不及前日猛烈。冲锋的先头兵员接连被击毙,后续部队迅速溃退,并带走伤亡战友。当天越军士气涣散,战斗意志几近消失。
战至2月22日下午,越军第3师第2团除少数指挥官外,主力几乎被消灭,已无力发动连排级反扑。谅山地区越军各部陷入各自为战状态,极少派步兵增援,仅提供远程火力支持。
3月1日,当解放军55军和43军主力合围谅山市区时,谅山越军已失去昔日的狂妄与气势。
发布于:天津市东南配资-在线配资门户-在线配资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