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那盘决定华北命运的大棋,是不是真的滴水不漏?嘿,棋盘上总有那么几步让人捏把汗,甚至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漏勺”,差点全盘皆输。今天就聊聊,怎么补上了这个眼看要命的窟窿。
这故事的主角,先说说杨成武将军,老红军,跟着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那会儿,飞夺泸定桥就有他的份儿。毛主席夸他“军中赵子龙”,不是瞎说的。打到平津战役,他是华北3兵团的司令员,正是啃硬骨头的主儿。
当时解放战争打到关键时刻,东北老总几十万部队就要进关,傅作义在华北那几十万,可就成了笼子里的鸟。主席心思亮堂:得把他摁死在平津张这一块,尤其是他那点家底儿,精锐的35军,不能让他们跑回绥远,更不能让他们从海上溜了。等东北野战军一来,瓮中捉鳖!
于是,中央下了步狠棋:让杨成武的3兵团去攻张家口。这张家口啊,是傅作义的心尖儿,仓库在那儿,不少老婆孩子也在那儿。这一打,傅作义准得炸庙。果然,他把宝贝疙瘩——全美械的35军,赶紧从北平调去张家口增援。这可把这条“猛虎”给引出洞了!
这35军,可是傅作义手里最硬的骨头,全副美式装备,号称“天下第一军”。毛主席的算盘就是先把你引出来,然后找个地儿关门打狗,一口吃掉。所以电报给杨成武,说对付这35军,要放慢点节奏,甚至可以“先骄后擒”,目的就一个字:“拖”,死死地拖住它。
可偏偏,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就来了。35军被引诱西进张家口没多久,形势变化,傅作义又急吼吼让他们掉头往东回北平。主席那边电令如催命符:一定得在宣化、张家口之间,截断这股敌人,尤其是35军,别让他跑了!
偏偏负责在沙岭子堵截的杨成武3兵团1纵1旅,在敌人拼命突围的劲头下,没有请示就自己动了位置,跟敌人脱离了接触!哎呀,就差这一下子,那条被引出洞的“猛虎”,扭头就往东撒丫子跑了!
这消息报到西柏坡,可把毛主席给气坏了。据说老爷子当场拍桌子:“这是要失街亭啊!”连着好几封电报,话都说得挺重,一个劲儿强调,就算拿人填,也得把35军给我堵住!你想啊,这要是让35军顺溜跑回北平,那解放军精心设下的平津战役这个“口袋”可就露了个大洞,搞不好全盘皆输!杨成武心里肯定也不好受,这板子,眼看着是要落在自己身上了。
可仗还没算完,郭景云的35军撒腿狂奔,眼看就要跑到怀来跟接应部队会合。好在我军也不是吃素的,另一支部队,杨得志、罗瑞卿率领的华北2兵团,正铆足了劲儿从西边猛扑过来!
战士们两条腿跑得飞快,零下好几度的天,趟冰河眼睛都不眨,硬是跑在了35军前头,出其不意拿下了新保安!啪!这一下,就把郭景云的35军,死死地钉在了新保安城里!
郭景云被围得像个铁桶,赶紧向傅作义哭天抢地求救。傅作义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王牌被吃?不能!立刻命令驻扎怀来的104军和16军,火速增援新保安!这两路人马,由安春山带着,呜嗷喊叫着就扑过来了。
可就在这时候,战场上偏偏又出了个大岔子!由于兵力调来调去,指挥链条紧张,在新保安东面的土木地区,我军防线上竟然出现了个要命的空当!
你猜这空当在哪儿?不偏不倚,正是敌人援军西进的必经之路,也是郭景云35军从东边突围最好的方向!要是让敌人从这里突破,两边一对上,那新保安外头2兵团的围困圈可就危险了,搞不好,35军真就溜之大吉了!这可是整个战局的关键点啊!
千钧一发!就在这个要命的节骨眼上,咱们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该亮相了——郑维山,当时是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的司令员。他的部队当时也在平绥线上,按原计划,应该在新保安西南方向策应2兵团作战。
可郑维山这人,不光打仗有股子狠劲,脑子也活络,看战场看得明白。他通过侦察,发现东边土木方向不对劲,有敌人活动迹象,再看看地图和友邻部队的位置,哎哟,这儿怎么空着呢?这可是个要命的窟窿!敌人的援兵眼看着就奔这儿来了!
怎么办?按部就班,等上级命令?时间哪儿来得及!战场上机会转瞬即逝,等报告上去,命令下来,黄花菜都凉透了。而且,他的部队本来任务不是这儿,这一动,就是跨区作战,严格来说是“违纪”的!
但郑维山琢磨的更深:毛主席让打平津战役,核心是要什么?不就是吃掉傅作义的精锐吗?尤其是这个35军!要是光守着自己的地盘,结果大局崩了,35军跑了,那才是最大的失职!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几个字在他心里过了一遍,他当机立断!没向上级打报告,亲自带着3纵的两个旅,掉头就往土木狂奔,玩儿的就是一个主动!去给这个致命的缺口“补锅”!迎面去啃敌军两个军的增援部队!
郑维山的部队玩命儿赶,总算抢在了敌人前头,一头扎进了土木地区。这下可就成了硬碰硬的肉搏!敌人两个军,飞机大炮火力全开,气势汹汹地往西扑,想赶紧跟新保安的35军会合。
郑维山这俩旅兵力相对薄弱,打得那叫一个惨烈!石头瓦砾,一寸地一寸血,硬是咬着牙顶住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一步都没退!敌人离35军最近就几公里,可就是过不来这道鬼门关!
正是郑维山这一招,这关键时刻的“补锅”,死死地堵住了傅作义的援兵。最终,新保安的35军眼看援兵没戏,彻底绝望,被2兵团干了个干净,郭景云也算是完了。平津战役,这个最关键的第一步,算是走踏实了。
战后,军委发通电嘉奖郑维山和他的3纵,这一仗打得漂亮!后来,杨成武将军跟郑维山聊起这段,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哎呀,没有你这一把,我可真要挨毛主席的板子了!”这话里头,多少辛酸,多少后怕,多少庆幸!要不是郑维山在土木力挽狂澜,补上这个大漏,35军真跑了,杨成武之前沙岭子的事儿,肯定得被翻出来,那板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所以你看,战场上啊,真是千变万化,计划再好,也得靠前线指挥员那双眼睛、那颗脑袋,还得有那股子敢拍板、敢负责的胆量。郑维山这一仗,不是简简单单听命令,他看懂了大局,抓住了要害,更凭着这份儿担当,硬生生把棋盘上一个眼看要输的局面给扭回来了。这才是真本事!
东南配资-在线配资门户-在线配资论坛-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